附近一百元约_qq300块2小时快餐,100元三小时约,附近学生200元随叫随到郑州

当前位置: 中国昆明文明网首页 > 文明评论

让垃圾分类成为全民低碳生活新时尚

2023-05-29 15:00 来源: 都市时报

《昆明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该《条例》包括总则、规划与建设、源头减量、分类投放、分类收集、运输与处置、监督管理、法律责任、附则8章共47条,提出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具体要求,确立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、运输与处置的管理规范,构建了生活垃圾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等。
随着多年来持续不懈的推动,垃圾分类已从一个名词成为不少昆明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动词。垃圾分类已逐步深入昆明人的生活,成为一种践行低碳生活理念的新时尚。如今,昆明市已形成“党委领导、政府推动、企业运作、全民参与”的垃圾分类推广模式。
目前,昆明市已实现全市所有党政机关100%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,主城区已打造100个分类示范小区。其中,居民小区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99.2%,分类生活垃圾实现分类运输;同时建成运行5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、3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、 1座危险废物处理厂、2座电子垃圾处理厂、2座餐厨废弃物处理厂(家庭厨余和餐厨协同处理),主城区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,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%,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完善。 
当然,垃圾分类在昆明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,也还存在一些短板。比如,少数市民分类投放习惯尚未养成、群众参与热情仍不高,干湿混投混收问题突出;一些地方在推广垃圾分类时出现一刀切、走形式的情况;个别县(市)区体制机制运行不畅、资金保障力度不强、设施建设推进缓慢等问题仍然存在。基于此,《昆明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厘清了生活垃圾产生者的责任和义务,规范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要求,完善了整个垃圾分类体系建设,引入了关于垃圾分类的基层治理,并对清扫、保洁、运输等相关资质做了要求,使垃圾管理相关的要求更加完善、全面。   
值得一提的是,垃圾分类“源头减量”不可或缺?!独ッ魇猩罾芾硖趵芬笠婪ń埂⑾拗粕?、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,限制商品过度包装,倡导家庭和个人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物品,引导消费者防止餐饮浪费行为,积极推行净菜上市和洁净农副产品进城等。从个人响应“光盘行动”,到相关企业减少提供一次性用品,再到相关部门制定包装材料的绿色标准,各方携手在垃圾产生的源头做“减法”,也能减轻垃圾分类的压力,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、局外人,谁也不能只说不做、置身事外。无论是垃圾分类还是垃圾减量,都需要人们形成绿色生活理念、养成绿色低碳生活习惯,一起来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
众所周知,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,需要各方协同发力、精准施策、久久为功,更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、主动作为。实行垃圾分类,看似是一件我们身边的小事,但同时也是一件关系社会文明程度的大事,更是一件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惠民实事。要兼顾各方需求、加强科学管理、注重习惯培养、形成长效机制,方能推动垃圾分类成为全民低碳生活新时尚。
尤为重要的是,建立全市统一的生活垃圾分类监管信息系统,将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纳入社区治理和网格化管理,必须发挥好广大督导员、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,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。通过广泛引导宣传,让更多人行动起来、参与进来,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,必能为改善生活环境、优化生态环境注入活力。(许建龙)
相关新闻

图片头条

文明时评 更多…

专题专栏 更多…

中共中央宣传部?中央文明办 主办中国文明网?版权所有

京ICP备10031449号-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170041
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:(广媒)字第211号